《汉臣霍光——上》 第八章 免费试读
也就是在这一年的年初,已过不惑之年的汉武帝,突然打算要巡视天下,开始巡幸各郡国。不知是皇帝在宫里呆久了,闷了,还是他想亲自出去看看,它这个一手缔造的帝国。皇帝出行,必然是浩浩荡荡的一群人,除了皇帝本人,还有宫里侍奉的人员,相关的官员等等,林林总总加在一起,有个好几千上万人是很正常的,作为侍中奉车都尉的霍光,自然在跟随皇帝出行的这一群人里。
汉武帝首先来到了,西汉历代皇帝包括他本人,常来的雍地,也就是汉帝国的右扶风。右扶风是属于西汉的三辅之一,所谓三辅指的是,京兆尹、左冯翊与右扶风这三个郡,长安城所在的郡就是京兆尹,这三个郡的长官郡守,都属于九卿之一,因为这三个郡处于京畿地区,因此成为了帝国的三辅地区。而古人的左右与现代人刚好相反,雍地所在的右扶风,是位于长安城所在的京兆尹的西边,汉武帝来到这里,是为了祭祀。早在汉高祖刘邦时,就在雍地设有祭祀青帝、白帝、赤帝、黄帝、黑帝的五个场所,分别是密畤,鄜畤,下畤,上畤,北畤。高祖以后的历代皇帝,都会来此地祭祀,汉武帝这次来也不例外。
在雍地完成祭祀后,汉武帝从帝国的右扶风开始,一路往东来到了帝国的左冯翊地区。左冯翊处于京兆尹的东边,当一行人来到,左冯翊与河东郡的边界地夏阳县时,汉武帝发出诏令,告知河东郡的太守,将要到河东巡视,让他安排好接待的工作。诏令发出后,信使便快马加鞭地,往河东郡郡治所在地安邑赶去。汉武帝一行人便从左冯翊的夏阳,来到了河东郡的汾阴,此时河东太守也接到了,汉武帝信使送来的诏书。当河东太守得知,皇帝一行即将驾临的消息后,内心十分焦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本来皇帝驾临自己的辖地,太守应该高兴才是,如果能接待好皇帝,让皇帝满意,也许还会因此受到重用。但是今年光景不比晚年,汉武帝在多次对匈奴用兵后,已经完全消耗了帝国的国力,再加上皇帝为了弥补国库的亏空,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导致百姓的日子并不好过。皇帝一行人,浩浩荡荡上万人的食宿、接待开支,凭河东郡目前的情况,根本承担不了,而且郡内这几年,时有流民,百姓的日子不好过外,官府的财政也捉襟见肘。
太守大人焦急地左思右想,怎么想都觉得自己交不了差,眼看着皇帝一行人,一步步地往自己这逼近,太守无奈,想到了唯一一个解决的办法,便是**,于是河东太守便上吊自尽了。这可能是唯一的办法了,不然皇帝一行人到了以后,连大家吃饭的问题,都解决不了的话,那么他这个太守怎么可能会平安无事。而太守的**,直接导致了河东郡行政的混乱。下属官员并没得到皇帝要来的消息,就算得到了,太守死了,也没有人从中指导他们,按规则办事,因此,此时河东郡的各衙门也乱作一团。而汉武帝并不知道,河东太守已经**了,他仍然抱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坐在舆车上,往河东郡的安邑赶去。作为奉车都尉的霍光,主要的职责便是,掌管皇帝出行的舆车,他骑着马在一旁,跟随在皇帝舆车的左右。此时的他,内心有一点小兴奋,因为皇帝此次巡幸河东,很有可能会路过他的老家平阳县,那个时候,他不但可以趁机去看望父母双亲,还可以邀请皇帝圣驾到家里做客,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就这样,君臣一行人在喜悦的气氛中赶着路。
正当一行人,从汾阴往安邑的路上驶去时,路边时不时地出现了,三五成群的流民。他们有的是老人,有的是孩子,有的是女人,看起来一个个瘦骨嶙峋。老人拄着拐杖,孩子衣不蔽体,成年人也是穿着破衣烂衫,一个个看上去,通身漆黑,眼里无光,就这样傻傻地看着皇帝的御驾。当霍光看到这些人出现时,大吃一惊,这如果让皇帝看到的话,汉武帝肯定会大发雷霆。而黄门宦官苏文看到这一情景时,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于是他骑着马,时刻伴随在皇帝舆车的左右,想办法尽量避免皇帝,不要看到这一场景。本来这些流民是不该出现在皇帝周围的,但是由于太守仓促**,地方官员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而跟随皇帝的亲兵卫士,也不可能赶走这些人,赶走两三个又来三五个,根本赶不走,也不可能把这些人抓起来,他们正在赶路,这些人要关到哪里去,也不好为了避免皇帝看到,把这些人藏在队伍里,皇帝看不到的地方,万一被汉武帝知道了,谁能承担这一罪责,所以无奈,只能由着这些人,站在路边“护送”着汉武帝一行。
汉武帝在车里坐久了,想掀开帘子透透气,看看风景,结果打开一看,一眼就看到了他的这些子民们。第一印象映入脑海,便让皇帝时隔多少年后,还会想起此事。伴随在汉武帝舆车旁的苏文和霍光,都看到了皇帝正注视着这些灾民,吓得冷汗直流,不敢说话。皇帝见到这些人的第一感觉是震惊,之前在朝堂上,下级官员所报上来的,流民灾民问题,只是文字和语言,并没有具体的图像场景,而当他真真切切地看到这一场景时,感受到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皇帝立马拉下了帘子,不再往外面看了,由震惊的情绪转变成了内心的惆怅,这些可都是他帝国的子民,换作一个有正常思维的皇帝来说,都会有这一感觉。惆怅了一段时间后,皇帝内心中的愤怒之情,无以言表。就当汉武帝,正处在愤怒当中,而找不到发泄的窗口时,前方消息来报,河东太守**了。汉武帝得到下属报上这个消息后,大怒,内心大骂道“逆贼”,但也不好表现到情绪当中,只是静静地说了一句“知道了”。于是他又开始沉思,片刻后,他便告诉苏文,河东不去了。
汉武帝一行人,重新回到了汾阴,他本人亲自在汾阴祭祀,恐怕这一行为,多少也与那些灾民有关系吧。皇帝祭祀祈求完风调雨顺,百家安宁后,一行人便往南,进入了河南之地,来到了洛阳。又由洛阳一路往东来到了荥阳,重新走了一遍,当初汉高祖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时,征战过的地方。到了荥阳后,皇帝一行又重新回到了洛阳,找到了上古周王朝时期,周王的后人姬嘉,亲自册封他为周子南君,完成这一切后,御驾便由洛阳重新返回了长安。
皇帝一行巡幸回来以后,没有人再去刻意提起此事,就像这事没发生过一样。当时皇帝所看到的,那些流民的场景,常常会在他脑海里出现,而挥之不去。有的时候他一觉惊醒过来,梦中的那些灾民,一个个穿着破衣烂衫,围在一起低头看着他。尽管大家不愿意提及此事,但是事情还是会传出去的。朝堂的大臣,上到三公九卿,下到大夫郎官,都知道了那次巡幸河东时,所发生的事。大臣们一个个也看清了皇帝的心思,没有人敢公然去议论此事。然而巧合的是,就当皇帝刚巡幸完天下,不到半年的时间,在当年的6月份,新上任的河东太守上报了一个好消息,在汾阴,也就是汉武帝之前停留祭祀的那个地方,河东郡的汾阴县,发现了宝鼎,经过鉴别,确实是周代时期所铸的鼎。于是,群臣祝贺的奏疏,一封接着一封,递到汉武帝的面前,大家都在夸赞,是汉武帝的圣明打动了上天,从而天降祥瑞。汉武帝在得到了这个消息后,心里也很高兴,他命人把宝鼎迎到了甘泉宫,亲自前去迎接,并将宝鼎送入宗庙,举行了祭祀礼仪。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人为,但是经过这一件事,皇帝的心情明显舒缓了很多。这天,他又来到了未央宫的高楼上,霍光照例陪在了他的身后。看着远方良久的汉武帝刘彻,这时突然转过身来,看着身后的霍光问道:“宝鼎之事,汝有何见解”。霍光听了话,连忙应声道:“陛下圣明,海晏河清,上天才降此祥瑞”。“海晏河清”,汉武帝听了话冷笑道:“那日河东的情形你都看到了,你还认为寡人圣明吗?”,霍光听了话,立马低着头说道:“臣不敢”。汉武帝看了一眼低着头的霍光后,转身离开,走了几步后,他站着说道:“你心里想什么,朕知道”,便拂袖而去了。霍光弯着腰,远远地看着汉武帝离去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