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凤来朝》 第七章 斗诗 免费试读
阿瑶与青冥上演的小剧场成功的吸引了八角亭外埋头作诗的众人,他们纷纷探首津津有味的瞧着这出戏,不乏有胆大之人出来小声点评。
“这武将家的儿郎总是这般肆意妄为。”
“钟家真是教子无方。”
“孟太尉家的亲戚怎会如此.....没眼看。”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纨绔子弟。”
孟旭一个大男人羞得此刻只想找个地洞钻进去,他知表妹性情跳脱,可真不知她演得一手好戏。
他要是还不上前拉走她,不仅无端给外祖钟家抹黑,还要丢了孟家的脸面。好在今日长辈们公事繁忙未来参加诗会,不然真不知如何收场。
“青冥你住嘴,表妹也少说两句。眼看都快午时了,表妹定是还未用膳,且随表哥去八角亭内乘凉用些吃食可好。”
孟旭不由分说的牵起阿瑶的手半拉半拽的朝八角亭内而去,青冥紧随其后。
随孟旭入座后,阿瑶装作不经意的环顾四周。八角亭内众人皆是执笔研磨,埋头作诗。
她从未在大梁任何盛会露过面,自是与席中的达官贵人,勋贵子弟和大贤大儒互不相识。她一大早便溜出宫,早已觉得腹中饥饿难耐。
这幽兰诗会的菜肴也准备得煞是精致,引得她腹内馋虫大动。可余光里的墨绿暗纹长衫那人,端坐在主座上一派悠闲的的样子,却激起了她的胜负心,她顿时觉得手中的糕点食之无味。
作诗自是难不到阿瑶的,她上一世的记忆中有着唐诗宋词不计其数。只是以今日之景为题,而她泛舟而来,途中之景便也只有莲叶,莲花,及远处的隐山,还不曾领略梵音小筑他处美景。
她冥思苦想了一阵,便提笔在宣纸上写下了一首莲花诗及那篇传世之作《爱莲说》。将写好的诗文吹干后,阿瑶便又开始对桌上的吃食大快朵颐。
约莫一炷香后,主座上那人约莫着时间差不多了,便遣侍人们将所有宾客们的诗作收集起来,放于三位大儒的案上。
徐厚,吴优,宋显三位大儒朝主位行了一礼后,便各自品评起案上众人的诗作。
八角亭内外众人亦是再无像之前那般游园赏景,饮酒笑谈,而是成群结伴的围坐在一起低声谈论各自的诗作,及猜测魁首的得主。
比起男宾那边焦急**颇有些凝重的气氛,女客这边则是笑语盈盈。名门贵女们没有丝毫顾忌的谈论着八角亭内外的文人学士,世家勋贵。
而被世家贵女谈论得最多的便是有皇城四君子之称的,洧阳王陈桓,建元七年状元郎荀琙,虎贲中郎将孟旭,建元十年探花郎沈经年。
先皇养子洧阳王陈桓,十二从军拒不肯受皇室蒙阴为马前卒;十四统领斥候军以身犯险打探鞑靼军报。
十五阵前生擒鞑靼先锋军官查尔台,御赐钦封一等王爵位,荡北军右先锋典兵中郎将。十七经历大小战争无数,官拜荡北军大将军。少年战神名扬四海,与鞑靼抗战年六年有余,心系大梁未曾娶妃。
建元七年状元郎荀琙,字文若,号晋安公子。颍川荀氏百年世家之后,三岁启蒙能识千字,十岁乡试神童,十三解元,十五殿前钦点状元郎。
君子六艺无所不善,一手好字千金难求。自高中后媒人更是踏破了荀家大门,荀公子依旧无娶亲之意。
此二人同被称为“南有晋安,北有太弟。”
虎贲中郎将孟旭,一代儒将当朝太尉之孙,其父征北大将军英勇善战而立之年牺牲在北疆战场。孟家深受圣宠,世代武将,满门忠烈。孟旭师从太尉,武功极高,束发之年奉命镇守司马门,也可谓少年英雄。
金科探花郎沈经年,才华横溢,貌若潘安。未央殿效仿孔融让梨,自荐愿为探花,又为考取状元而拒绝官身,着实成为一段佳话。
这后两位后起之秀亦是大梁的杰出少年。
自诗作被侍人收走后女宾席间名门贵女便开始窃窃私语,主座上的宣颐县主孟晴多便提道。
“外间都在**三位大儒品鉴诗作,不如我等小女子也来猜测一下今日有会是谁夺得魁首可好?”
尽管有不少家里长辈在场,不少胆大的少女们还是纷纷响应。
“依我之见应是上届状元郎晋安公子。”
“我倒是觉得探花郎亦是文采不输于晋安公子的。”
“我猜是文渊侯家的世子爷。”
“西曹掾属也是出类拔素的人物。”
......
妙龄少女们你一言我一语地细数着才学出众之人,到了最后却不知怎的越说越离谱,变成了盘点大梁适龄未婚儿郎。逗得席间各位长辈们不禁互相交换着眼神掩面而笑,心道,还真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中书郎纪蜚文采盎然。”
“虎贲中郎将孟旭武功高强。”
“尚书左仆射魏然才华横溢。”
.......
“洧阳王陈桓忠君爱国!”
一个扎着两个小抓髻的锦衣小女孩儿见众位姐姐议论得热火朝天,也不甘寂寞的奶声奶气地喊道。
可她这一句话却如平底惊雷一般,众人顿时安静了下来,闻声向小女孩看去。
小女孩儿见大家都看着她,害羞的躲进了娘亲的怀里。
众人皆知洧阳王在北疆与鞑靼酣战,绝不可能来参加诗会。只是这小女孩儿煞是有趣,竟是以为大家在争论倾慕之人,便大刺刺地道出了她心中最佳的人选。
不过一瞬,众人皆是忍俊不禁又笑了起来。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女客们欢声笑语间,梵音小筑的侍人们带来了三位大儒对众人诗作的评判结果。
众位宾客中共选出五首上品诗作与一篇上品文章。
分别为光碌议郎荀琙《咏兰》,金科探花沈经年,《咏竹》,文渊侯世子夏衍《饮酒》,宣颐县主孟晴多《竹林》,以及钟瑶《咏莲》、《爱莲说》。
本应是比诗作,但与众士子们商议后,本届幽兰诗会的魁首定为钟瑶所作《爱莲说》。
宣颐县主孟晴多赏阅完诗作后不禁暗叹道,这钟瑶的字迹看起来颇为稚嫩,但这文采堪比当世大儒有过之而无不及。
“好一个‘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朝阳下的莲花之景,本宫甚是向往。这‘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①更是将莲花的秉性描写栩栩如生。如此佳作足以传世,本宫佩服!”
对于本届魁首是无名之辈,众女客们面面相觑。但皇城第一才女宣颐县主品评又听过传阅过上品佳作之后,也是服气了。只是不知这钟瑶是何许人也?
正如众人所想,宣颐县主便向传话的侍人询问道:“不知这钟瑶是谁家儿郎?”
“回县主的话,这钟瑶便是县主母家表弟,青州钟家的儿郎。虎贲中郎将让小的给县主传话,今日诗会结束后接您回孟府一聚。”侍人恭恭敬敬的答道。
青州嫡母家的表弟钟瑶?她怎不知有这号人物?嫡母不喜她,嫡兄却要接她回府一聚,这其中缘由究竟是什么?
孟晴多内心虽有颇多疑问,却也不好在此时找嫡兄探一探其中隐情。便面无异色的对侍人道:“且替本宫回复兄长,诗会结束后还请兄长在此地来接我。”
八角亭内众人纷纷向孟旭与阿瑶道喜,心里早已对阿瑶刮目相看。荀琙更是亲手为她誊抄《爱莲说》作为魁首的奖励。阿瑶不知此副字价比千金,只觉落款前那行看似勉励她的四个大字着实碍眼。
“欲多习书”
这个她不知道是谁的荀琙,居然嘲笑她字写的难看。好吧,她承认。她的毛笔字实在是......
沈经年出生商户与传统儒生固执古板的性情不同,为人十分大度也是不拘于礼数之人。此时也为自己看走了眼而暗恼。
这小童初见时一副富贵人家纨绔子弟的模样,却是学富五车,再过几年定也是同他一样是随心所欲的崇尚自由之人。想着越觉得与此子惺惺相惜,心里的郁结也豁然开朗了。
“钟小友,才华横溢,这《爱莲说》精妙绝伦,不得不服。经年有眼不识泰山,还请小友切莫耿耿于怀。”沈经年说完甚是洒脱的俯身一礼。
阿瑶看她毫无做作之态,便也觉得此人心想豁达,敢作敢当,实乃君子也。也只有她自己才知道这夺魁之作是抄袭他人文章而来,有些心虚却也是真心实意的回了一礼道。
“小弟不才,实乃侥幸得三位大儒与众士子青眼。这意境与用词不及沈兄《咏竹》的万分之一,沈兄谬赞了。不知有何事值得挂怀?”
沈经年见她如此做派,反倒觉得自己有些迂腐了,便笑道:“这便又是愚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阿瑶身侧的青冥看着这二人互相的恭维的模样觉得莫名心烦,心中暗想,这姓沈的有何资格跟公主兄弟相称,不由阴阳怪气的出声道。
“公子,你俩差不多就行了啊,属下这会子真是眼睛酸。这天色已晚,不知何时启程去孟府?”
阿瑶今日是绝对不敢回宫了。平日里午膳总是在皇祖母宫里用的,此时已近黄昏,宫里那三位定是知道她溜出宫了,于是她便与表哥说想去太尉府避一避。
孟旭与阿瑶相处三年,她那点弯弯绕绕自然是清楚不过的。
早早便派了人去太尉府给祖父送了信,如若今日皇上召见便让他老人家在圣上面前提一提阿瑶在幽兰诗会夺得魁首一事。文帝素喜读书,亦有文人墨客的豪情,得此喜讯想必也不会太为难表妹了。
表哥在三位大儒品评诗作之时便被舅母叫去相亲去了,阿瑶见着时辰也差不多了便回答青冥道:“即刻便就去寻表哥和舅母罢。”
又向沈经年拱手道别,“时辰不早了,小弟就在此别过沈兄了。”
“再会。”沈经年亦是拱手道别。
“再会。”阿瑶摆摆手,领着青冥便走了。